轉貼:8種最常犯的育兒錯誤

2006062010:00
8種最常犯的育兒錯誤

根據一項體能調查指出
台灣大學生運動不協調的比例高居34%

再反觀台灣幼兒園課程大多是靜態活動

孩子運動的機會很少

在家長百般呵護下

我們的下一代過度依賴、不會照顧自己

甚至成了不動的過胖兒

1.跳過爬行直接走路

孩子還不會爬行是因為下半身力量不夠

還不會坐起是因為所有的統整力量還不夠

但是,當孩子跳過爬行階段直接學走路

或給孩子爬行的機會不夠

將使孩子的運動能力變差

寶寶的發展環環相扣

每個階段通過之後才能往下一階段發展

家長若刻意要超前

容易發生O型腿、走路奇怪等感統問題

2.凡事家長做,孩子無法練習

外國寶寶在剛發展自己進食動作時

媽媽通常讓他坐在餐椅上

周邊鋪著報紙

目的在讓他自己學著拿湯匙進食

就算食物被寶寶吃得散落滿地都無所謂

重點是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慢慢地

他會知道準確地把食物放進嘴巴中

這是孩子自己進食的開始

台灣傳統育兒多半還是媽媽餵食寶寶吃飯

家長凡事都幫寶寶做得好好的

太過保護,把寶寶抓在身邊

孩子也無法充份發揮本能或主動接觸事物的機會

已有很多研究證實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

其動作和人格發展有較遲緩的現象

3.希望孩子乖乖坐下、看電視,別惹麻煩

孩子在電視機旁乖乖看電視

可能讓父母最放心也最【安全】

也常見到插手限制孩子做這做那

習慣於父母指示的孩子會變得悄極膽小被動

運動經驗和活動範圍相對比其他孩子減少很多

到3歲以後

孩子個性特徵開始分明

內向缺乏自信的特質就會顯現出來

也較不敢嚐試有速度、高度及距離變化的活動

4.壓抑孩子的好動

當孩子活潑好動時

有些父母會很擔心孩子過動或管教困難

但卻在公共場所放任孩子胡鬧

建議您,如果孩子心中有股能量驅力想動

強行壓抑也無法讓他靜下來

不如讓他先做些動態活動

得到滿足,充份釋放能量

自然可以靜下來看書

5.阻絕本能體驗

玩沙舀沙是訓練手腕反轉的動作

把沙放進水桶則是精細動作的發展

一般父母卻覺得沙子很髒

不希望寶寶玩沙

其實大人應該準備乾淨的環境

讓孩子擁有玩的樂趣及體驗生活

爬樹是危險動作嗎?

爬樹是現代小孩很難得的經驗

讓孩子安全地爬樹從樹上跳下來

樹下放墊子或有大人保護

不就可以保護孩子的安全嗎?

6.不給孩子多一點時間

帶小孩到公園遊玩時

孩子會玩耍好長一段時間

請讓孩子盡興地玩

不要催促他

在每條出遊的路段

讓孩子玩一段時間

以利他記住好玩的地方

培養專注力

過段時間孩子自己會去發掘新事物

他可藉此學習獨立

發掘玩的能力

才能發揮潛力

不妨試試出門時

依他的意願帶父母去玩他想玩的地方

再從客廳的角度觀察孩子的活動

也許會發現他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7.把玩當成功課

有時孩子會主動重覆做一種遊戲活動

這正是培養注意力的時候

他覺得好玩才有興趣持續做

一旦外力壓迫

把玩當成功課

就變成不好玩了

每個孩子的發展時間不盡相同,不用興別的小孩比較

8.不尊重孩子的活動意願

孩子玩得高興采烈

被父母忽然打斷馬上停止活動

這是對孩子不夠尊重的態度

結束活動前至少要先向孩子預告

【再過幾分鐘我們就要回家囉~】

尊重孩子是個獨立個體

不但是尊重生命的展現

才能養成孩子尊重別人的態度

轉載於學前教育雜誌